在金融科技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背景下,中国工商银行如今提出了一种颇具前瞻性的专利申请,旨在通过一种名为封包信息管理方法、装置、设备、程序产品和存储介质的技术优化收款方的工作流程。
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公开披露,该专利于2024年12月申请,公开号为CN119648368A。这项技术应用于AI与金融科技领域,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又一重要进展。
这一专利的核心在于其处理封包信息的高效能力。其方法有接收来自各端机的封包信息,内容信息涵盖端机标识、封包标识及封包金额,依据这一些数据生成详细的封包接收计划,并将其展示给用户。用户可依此方案进行封包状态的实时管理,涵盖待收取、待入库、已入库、已入账及异常状态等多种情形。
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,中国工商银行正在努力将散乱的现金收款业务变得有序而高效。能预见,这将为收款方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,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及资金流转速度。
作为行业巨头的中国工商银行,自1985年成立以来,已经在金融服务领域树立了稳固的地位。享有35640625.7089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,参与超过5000次招投标,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,足见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。
在接下来的未来,随着这样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,预计将重新定义收款流程,将传统金融业务推向更智能化的层面。如此一来,不仅仅可以促进银行业的高效运作,也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整个经济生态的活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